攝影: 何浩然先生 |
陳用博士家學不凡,人生路也不一樣。
念化學,又懂詩;半生執教鞭培訓教師,公餘翰墨,五度入選重要奬項「藝術雙年展」。一幅行書手卷,香港藝術館願出重金三萬元購藏。
他的父親,是已故廣東藝壇名宿、篆刻有「邊款王」雅譽的陳語山(1904-1987)。
「藝術是他的生命,對我來說,是興趣,開心就OK!」
大師在前,沒有壓力?
「爸爸沒對我要求太多。如今我沒刻意追隨他的風格,也不著意避開,順其自然最好。」
求雅淡、不造作,令人想起陳語山的篆刻名作「不以立異以為高」。
陳用坦言,年輕時不懂得父親,如今屆耳順之年,父子的藝術理念,卻在微妙中遙遙相合,一脈相承。
印文:不以立異以為高 |
***********************************
父威
父親1949年自內地來港定居,家境不寬裕。一家五口,擠在不足二百呎的徙置區房屋,寫字、畫畫,都在吃飯的摺檯上。
印文:賢者此樂/邊款:用兒屬製此以助臨池之興 |
不過在斗室過活,也有好處。父親一舉一動,我都瞭如指掌。
他教學生,我在旁看。他親自教我寫字並不多,但家中碑帖唾手可得,小學時我已寫篆書,當時很有自豪感,後來自學隸書,大學時已開班教同學了。
傲骨
篆刻:嶙翁
邊款:余生來要有傲骨,不能屈身逢世,故自號嶙翁
自稱臣是酒中仙 |
據說,陳語山好酒,「每操刀座旁必置酒」,實情是否如此?
陳用微笑回應說:「文章是這樣說的」。
爸爸的齋號叫「不及室」,是寄情書畫,榮辱不及身的意思。
他個性孤高,不理錢財事,也不善逢迎。在香港投契的藝壇朋友,大抵只有楊善深,和同樣無酒不歡的羅叔重。因此比起很多人,不算吃得開。
教學生,只要拜了師,便不收學費。他喜歡到茶樓吃飯,學生結帳便可以。到晚年,主要靠篆刻為生,潤例卻不高,生活只算粗安。
但他的藝術天賦確很高,書、畫、印多方面,都到家,而且意境高雅。我認為,他繪畫的造詣高於書法,印章則高於畫,而印章的邊款,有自己原創的面目,可謂獨步,應比印文更高。從邊款可看出,他在北魏書法下過苦功。
工夫深處卻平夷
爸爸年紀頗大,我才出生。我年少無知時,他已是大師級,在藝術上根本談不上交流。是他過身後,我編纂他的作品集,才逐步有深刻認識。
他很早就立志,十七歲在廣州跟嶺南派大師高奇峰學西畫,後來始終專注中國藝術,孜孜不倦。談到藝術目標,就如他刻的一方印「工夫深處卻平夷」:貴在雅醇,不在矯飾。說得淺白,就是不造作。也許作品看上去沒甚麼特別,但實際上每部分細看,都特別,都有過人之處。
我自己的追求,亦是如此。有人標新立異以為高,其實是功夫未到家,才造作。好像女孩子天生麗質,便不必濃妝抹豔,淡掃蛾眉已可以了。其實只要多寫不同碑帖,風格就會自然出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