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真我

〈五彩的神山〉 水墨設色紙本 45X53cm 2006

林:這張畫的彩虹是後來加的。有些畫畫好了,會感覺欠缺了一些東西,但一時攪不清,靈感未出來,還未有生命的。我觀察了很久,後來我加上了彩虹,和紅色的遠山。缺少了彩虹,就好像欠缺了一個主題。
   林天行的作品很強調表現真我,他的山水畫不只表現外在景象,更要表現畫家的「心境」。「除了技巧外,還要看當時的心境。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全靠一種精神和當時的情緒。不論字或畫,創作者當時的情緒很重要,如顏真卿的〈祭侄稿〉和王羲之的〈蘭亭序〉都表現了作者當時的情緒。這個所謂情緒,除了創作者個人的情緒外,亦包含一種時代的情緒。」
  「真我」是藝術家的靈魂,但如何去找呢?
「藝術上找我,可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無意識的,一是有意識的。有句說話叫『大器晚成』,要透過不斷的修煉和充實自我,古人是把文學或繪畫藝術當作是一種修養來練的,很自然的「大器晚成」,這是無意識的;另一種是有意識的,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許多名碑名畫,你會覺得重複前人的東西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不僅藝術創作,在生活上他也是一個忠於自我的性情中人。90年的「陝北系列」展覽很成功,當時有畫廊要買他的畫,雖然那時十分拮据,連印請柬和裱畫的錢都沒有,但他捨不得賣,並把所有作品都帶回香港。「我當時都忘記自己是沒錢的。我經常做這些事情。因為這批畫是經過痛苦的創作過程,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才完成的,是一種心血,要畫再也畫不出來了。」


〈窗外夜雨〉 水墨設色紙本 24X27cm 1998

林:我畫畫時,窗外正下著大雨,突然有一部巴士經過,大雨把許多高樓大廈變得朦朧,公路旁邊有些燈柱,於是我又把它們畫進畫中。我覺得藝術除了要表現你的情緒之外,還要表現你的生活狀態。]


生命與繪畫
為了繪畫,林天行曾冒著生命危險三上西藏。第一次到西藏差點沒命,回港後看了三年醫生,但他還是堅持要去第二次,第三次。對繪畫的熱忱和態度令人敬服。為何非去西藏不可呢?「因為西藏真的很美,很純樸。我15歲開始跟著老師走遍中國14個省,差不多所有中國的名山大川都走遍了。但西藏真的很獨特,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宗教,有獨特的人。那裡隨意一個地方都很美,都可以入畫。去到西藏你很容易會忘記過去的一切,享受當下的感覺。」
「我第三次去西藏,主要是想去阿里。阿里有一個神秘的古舊王朝。但三百年前一夜之間所有人都死了。另外有一個地方叫土林,有很獨特的風景,連綿不斷幾百公里,都是經過幾百年風雨而剝落的山的皺紋,很壯觀,很原始。當我去到阿里的時候,就立即刻把行李放下,在托林寺旁的象泉河邊寫生,對著連綿不斷的山峰,用3 小時畫了一張20米長的寫生長卷,當時真的十分興奮。」

〈古格遺韻寫生〉長卷局部 水墨紙本 2005

十年磨劍
來港十年,到95年才開始創作一系列以香港都市為題材的作品──「香港。景象」,他直率地承認初到香港時雖很想畫,但當時能力做不到。為了要把水墨畫走向都市,畫出具時代感的都市山水來,他磨劍十年。
「由87到90那幾年間,我不斷地研究西方的藝術,不停地看,主要是看印象派、立體派、野獸派和德國表現主義,包括它們的版畫,另外還很多抽象的作品。那是我當年主要做的功課,這些都是我風格轉變的基礎。」

印象派著名畫家塞油畫作品「普洛文斯山岩景色」

野獸派著名畫家馬諦斯油畫作品「餐桌上」

「在這系列畫中,我嘗試去改變畫面的結構框架,以超現實的手法結合現代都市的畫面符號去表現。至於色彩就不只是停留在傳統的大青綠之中,除西方的色彩,我還運用敦煌壁畫和民間繪畫的色彩,對我來說合用便用,沒有成規。許多學中國畫的人以為只要多些顏色和加重些顏料就是中西結合了,我覺得這想法很愚昧。如果整個結構沒變,顏色怎樣變都是沒用的。所以你必須打破畫面結構的框架,然後注入新的元素,這才可以改變我們的中國畫。」
但如此變法,會否捨本逐末?「我對中國的筆墨是從來沒放棄過的。雖然有一段時間很不喜歡它,如在八十年代末期。到後來我又回歸中國畫中,我覺得無論如何創作,你的根源一定要穩固。這個根源就是你自己的文化。根源穩固,才能將外來的元素加進去。」

談書法

林天行草書作品「坐看雲起」

墨:傳統水墨畫一向強調書法用筆,認為畫中要融入書法和用墨,不練書法就就畫不好畫,李苦禪就曾說「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你認為現代人畫水墨畫還要不要練書法?
林:我很小的時候已開始寫書法了,但那時不是真的喜歡,只是被爸爸逼著,如果每天寫不足100字,就會沒飯食的。到了少年,我學畫畫的時候才意識到書法的重要。因為傳統中國畫是要題字的,自己當時很勤力,畫已算畫得不錯,但當我一題字,別人就說:「似乎不題更好呢!」那時就開始認真練字了。
書法是很高深的藝術,而且很難,因為它太簡單了,難道就更高,它就只有一條線一個點,你如何只靠這些寫出自己的個性、世界觀和美學思想?畫畫還可以靠造型和色彩去掩飾。能夠把書法寫到有創造性和自己個性的,今天幾乎一個都沒有。
林天行工作室中書法藏書可與畫集分庭抗禮

空間的布置會令線條產生張力
墨:你覺得畫家和書法家看書法有什麼不同呢?
林:畫家和書家看書法的角度確是有些不同。書家比較注重法度,畫家除了法度之外,還特別注重書法作品的畫面結構,整個畫面的構圖和留白位置,包括你的簽名和印章。其實畫面的留白、構圖,上下左右空間的布置會令作品的線條產生張力。
我現在日日都寫字的。寫書法是很開心的事,樂趣比畫畫猶有過之。畫畫有時太用心力,可謂扭盡六壬,但書法是即時將情感注入線條中,感覺是很開心的。如李可染所說,當你對一根線條沒感覺的時候,就不要寫了。

標題:「繪畫以外」
除繪畫以外,林天行還不時嘗試不同藝術種類的創作,林老師透露他最近在北京雕了百多個紫砂壺。
1. 紫砂壺插圖,
林天行工作室中的紫砂壺創作



2. 陶瓷作品插圖-林天行有不少把水墨與瓷器結合的創作,效果另有一番趣味。




林天行簡介
當代著名水墨畫家。1963年10月生於中國福州市,1978年始先後師從畫家吳國光、林光、陳挺、劉牧等諸先生
為師學習西洋畫和中國畫。1984年移居香港。199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香港國際藝術交流協會主席,曾在北京、香港、紐約、柏林、米蘭、新加坡、台灣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多次,作品入選百年中國畫展、全國美展、中國改革開放30年畫展、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和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等,以及世界各地聯展。作品被多間美術館及中外機構收藏。出版有個人作品專集十多種。畫作「晨曲」、「維港兩岸」,曾分別於2005及2008年獲中國文化部邀請,隨神州六號及七號太空船升空。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林天行:藝術只能向前行


水墨紙本設色 69X69cm 2011


林:在米蘭的畫展中,有觀賞者對我說:「你畫題的寓意我差不多每一幅都明白,只有〈傾聽〉這張看不懂。」我跟他說,中國道家有句話「萬物静觀皆自得」,例如有一縷陽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荷花瓣上,你此刻靜心去傾聽,就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了。中國文化跟西方很不同,西方較直接,但中國要講移情的工夫。

林天行:藝術只能向前行
  走出傳統,表現自我,創造個人風格,是不少藝術家終日不懈所追求的目標。自90開始的「陝西系列」到「香港。景象」系列、「西藏系列」及近年的「天荷」,著名畫家林天行先生的作品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說笑道:「除了好『色』、好奇外,可能我比較花心吧。我不喜歡整天看著同一幅畫,又不想每一幅畫都差不多,沒有變化,所以畫這麼多畫,包括荷花、西藏和香港,沒一幅是差不多的。這就是我,這跟個性有很大關係。」
但創新實在不易,既要表現傳統筆墨,又要展現新姿,林天行說他也曾迷失,也曾徬徨,也曾苦苦思索。「真的不易,是要很大勇氣的,我剛開始改變的時候也經常疑惑,想走回頭。但我不停地對自己說,不能再回過去了,你只可向前行,而且要越走越遠。」
徬徨
「我84年初來香港的時候,坐在尖沙嘴的天星碼頭,看到四周都是高樓大廈,人車熙熙攘攘,一切都是這麼現代,對畫傳統中國畫的我來說,當時感到很疑惑:這麼現代,如何去畫呢?我開始意識到僅用傳統的表達方式是不夠的。」
八十年代起,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大批新畫家湧現,標新立異的方法非常多,他更徬徨了:「當時許多畫家開始湧現,也有許多創新的方法和技巧,甚至乎有洗潔精、鼓油和鹽等古怪材料混到墨中。『現代書法』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我當時感覺很徬徨,現代中國畫是不是要這樣發展呢?我覺得自己不能固步自封了。」
  於是他不斷嘗試並經歷失敗。「其實由87年開始,我就一直在探索,看許多西方的畫,思考如何把西方的技法融入中國畫中。89年末又開始看許多石刻和敦煌壁畫等,但畫出來的效果仍然不佳。墨是很難和其他顏料混和一起的,混來混去,最後把畫紙變成鐵片般厚,仍然不成功。」
出路
「搜盡奇峰打草稿」,石濤說得很有道理。90年他與同學到陝北的黃土高原去,那裡的景色給了他很大的震撼。「在九曲十三灣的山路中,連綿不斷、五顏六色的山巒呈現在眼前:色彩斑斕的莊稼,加上黃泥土、窑洞和棗樹,色彩鮮艷,對比強烈,令我豁然開朗。這裡的山呈現一片一片天然的色塊,令我想起了西方的立體派;黃土上一點一點的樹,令我想起了高更的作品。我最後完成了陝北系列的組畫,並於1990年12月在國家畫院舉辦了第一次個展。這次展覽的回響很大,人們開始知道有一個香港來的畫家把西方的畫法融合到傳統中國畫當中,把北方黃土高原的滄桑和苦澀表現出來,這是傳統中國畫中沒有的。」


「陝西系列 (4)」 水墨設色紙本 95X176cm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