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林天行:藝術只能向前行


水墨紙本設色 69X69cm 2011


林:在米蘭的畫展中,有觀賞者對我說:「你畫題的寓意我差不多每一幅都明白,只有〈傾聽〉這張看不懂。」我跟他說,中國道家有句話「萬物静觀皆自得」,例如有一縷陽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荷花瓣上,你此刻靜心去傾聽,就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了。中國文化跟西方很不同,西方較直接,但中國要講移情的工夫。

林天行:藝術只能向前行
  走出傳統,表現自我,創造個人風格,是不少藝術家終日不懈所追求的目標。自90開始的「陝西系列」到「香港。景象」系列、「西藏系列」及近年的「天荷」,著名畫家林天行先生的作品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說笑道:「除了好『色』、好奇外,可能我比較花心吧。我不喜歡整天看著同一幅畫,又不想每一幅畫都差不多,沒有變化,所以畫這麼多畫,包括荷花、西藏和香港,沒一幅是差不多的。這就是我,這跟個性有很大關係。」
但創新實在不易,既要表現傳統筆墨,又要展現新姿,林天行說他也曾迷失,也曾徬徨,也曾苦苦思索。「真的不易,是要很大勇氣的,我剛開始改變的時候也經常疑惑,想走回頭。但我不停地對自己說,不能再回過去了,你只可向前行,而且要越走越遠。」
徬徨
「我84年初來香港的時候,坐在尖沙嘴的天星碼頭,看到四周都是高樓大廈,人車熙熙攘攘,一切都是這麼現代,對畫傳統中國畫的我來說,當時感到很疑惑:這麼現代,如何去畫呢?我開始意識到僅用傳統的表達方式是不夠的。」
八十年代起,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大批新畫家湧現,標新立異的方法非常多,他更徬徨了:「當時許多畫家開始湧現,也有許多創新的方法和技巧,甚至乎有洗潔精、鼓油和鹽等古怪材料混到墨中。『現代書法』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我當時感覺很徬徨,現代中國畫是不是要這樣發展呢?我覺得自己不能固步自封了。」
  於是他不斷嘗試並經歷失敗。「其實由87年開始,我就一直在探索,看許多西方的畫,思考如何把西方的技法融入中國畫中。89年末又開始看許多石刻和敦煌壁畫等,但畫出來的效果仍然不佳。墨是很難和其他顏料混和一起的,混來混去,最後把畫紙變成鐵片般厚,仍然不成功。」
出路
「搜盡奇峰打草稿」,石濤說得很有道理。90年他與同學到陝北的黃土高原去,那裡的景色給了他很大的震撼。「在九曲十三灣的山路中,連綿不斷、五顏六色的山巒呈現在眼前:色彩斑斕的莊稼,加上黃泥土、窑洞和棗樹,色彩鮮艷,對比強烈,令我豁然開朗。這裡的山呈現一片一片天然的色塊,令我想起了西方的立體派;黃土上一點一點的樹,令我想起了高更的作品。我最後完成了陝北系列的組畫,並於1990年12月在國家畫院舉辦了第一次個展。這次展覽的回響很大,人們開始知道有一個香港來的畫家把西方的畫法融合到傳統中國畫當中,把北方黃土高原的滄桑和苦澀表現出來,這是傳統中國畫中沒有的。」


「陝西系列 (4)」 水墨設色紙本 95X176cm 199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