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神刀鬼腕遠凡胎 - 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展(“石印” 專題) 觀後感

澳門藝術博物館正舉辦「白石造化──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展」,展出一代大家各時期作品共三百件,誠為矚目大展。《墨想》很榮幸獲著名藝術家區大為先生惠賜文稿,暢談參觀是次展覽的所思所想。區先生秉承推廣藝術之志,屢為本刊義務撰稿,《墨想》同人在此謹向先生衷心致謝。


展覽日期:截至六月十五日止

地點:澳門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澳門文化中心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下午六時半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

票價:成人澳門幣五元,周日及公眾假期免費開放

網址:www.MAM.gov.mo



年4月25日至6月15日,澳門藝術博物館與北京畫院合作舉辦“白石造化——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展”,展出齊白石各時期的書畫作品一百五十件套和篆刻作品一百五十方。“白石造化”展覽以“手段”、“題記”、“清吟”、“篆字”及“石印”五大專題展示齊白石的書畫篆刻藝術,還有以齊氏詩友之書畫作品為主的“交遊”專題作輔助展出,全方位地展示齊氏的藝術成就。


“白石造化”展覽所展出的是齊氏遺贈國家的藏品,皆為公認的真跡。所以在這次展覽中可以放心地觀賞齊氏的作品,而不必 “先鑑後賞” 。不僅如此,這更是一個學習鑑定齊氏真跡的難得機會,是藝術愛好者的一次極大的享受。

因為篇幅的關係,筆者在這裏單獨談談對此次齊氏篆刻展出的觀後感。

本展展出齊白石印章作品共一百五十方,全部原石展出。石印下方置以鏡子以反映作者對印面的處理,亦可見館方策展人對篆刻藝術研究之專業。當然,如果一位從來未拿起過刻印刀,接受過刻印藝術訓練的人士,那怕他是藝術愛好者,看著原石的印面也衹會覺得千篇一律,不知其所以言。但若是一位會家子,他看的就是門道:就能看到許多來龍去脈;看到不傳的刀法;回想到前輩文章的記載和眼前的印證;會重組作者創作過程中的種種……。這天我還幸虧帶備了近距離的望遠鏡,能把玻璃櫃子裏的印面撮到目下觀賞,真猶如拿在手中把玩摩挲。但這兒共有白石老人的一百五十方原石,真有點忙得吃不消!




這個展覽有不少印章是齊氏的代表作,而這些代表作在篆刻史上就是經典之作。我有幸看到了“人長壽”、“中國長沙湘潭人也”、“大匠之門”、“魯班門下”、“三百石印富翁” 等等早已鈐在心胸數十年的原作。好比一直仰慕的明星一下子全都站到面前來。我用望遠鏡看了一方又一方,更想著下一方,剛才提及的“忙” 就是這種情形了。

我還赫然發現白石老人許多印作都是使用極普通的印材刻成的。不止石劣,還把章石鋸至大概一公分的高度。這樣在刻的過程必然難以受力,而鈐印時也感麻煩。可以解釋的原因祇有一個:就是老人慳儉,卻不知其一以至此。



“ 人長壽”、“中國長沙湘潭人也”、“三百石印富翁” 這幾方印學中的奇葩通通出自如澳門杏仁餅厚度的章石,真使人感到既可惜又無奈。


白石老人篆刻作品的文本多用自已的詩文,全都有感而發。例如:有自道身世的“星塘白屋不出公卿”、有心高氣傲的“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有滿腹牢騷的“吾畫徧行天下偽造居多”、有情深欵欵的“客久思鄉”、也有耍點脾氣的“倦也欲眠君且去” ……總之,如細味其印文,一位極具性格的老頭、一位真情流露的藝術家就會活靈活現在你面前。這正是白石老人用篆刻的手段道出了他的人生,發洩了他對生活的牢騷,當然也寄託了他在藝術上的喜悅。


但這次展出的篆刻作品沒有原鈐看,每個作品都祇能看電腦列印的印面:作品的前面置放著一張印有該作品的釋文、邊欵和印鈐的卡片,一律電腦列印。有的作品還因應釋文的多少、邊欵的面積來調整印鈐的大小而不按原作的原大來刊出……


欣賞篆刻作品的最終目的就是欣賞印面的印鈐,更準確的說就是“原鈐” 。原鈐的製作是把印章蘸上印泥直接鈐蓋在連史紙(或宣紙) 之上而形成。由於印泥中含有艾茸(一種很細小的植物纖維)的成份,使在紙上鈐出來的印鈐帶上了小小的厚度而在紙上微微隆起,因此呈現出質感。這正是欣賞者在閱讀原鈐時所感到的悅目。但是,印鈐的製作換了電腦列印,它就沒了厚度,缺了硃砂的鮮艷,如果再改變了原印的大小,那差別可就大了。這是很令一位懂行的觀眾失望的。正如電影是應該在電影院裏看的,如今衹在家中看影碟;明明是個現場的演唱會,如今祇從收音機裏聽;珍饈百味,如今祇請你看食譜;一代宗師齊白石的篆刻原作展奉上的印鈐竟是電腦列印,這和看印譜還差多遠呢?這不能不說是這展覽的一大遺憾。本來澳門藝術博物館不乏衆多的專業人才,不該幹了外行幹的事;那麼是否收藏單位北京畫院規定不準鈐蓋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區大為

二千零十四年五月卅日於香港朱墨兩近之齋

註:本文題目為齊白石詩句

編按:齊白石簡介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後名璜,別號白石、白石老人。27歲才學畫,師事胡沁園。齊氏開拓傳統國畫的題材,以日常生活的事物入畫,又提倡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與吳昌碩有「南吳北齊」之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